2025年9月5日上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与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在协和医院外科楼八层隆重举行“胸外科人工智能研究开发中心”揭牌仪式。该中心正式成立并投入临床运行,标志着院校双方在医工融合、智慧医疗领域的深度合作迈入新阶段。
仪式上,协和医院院长陈椿教授、胸外一、三科主任郑斌教授、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黄立勤教授共同为研究中心揭牌。该中心由协和医院胸外一、三科与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黄立勤教授课题组(福州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联合共建,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胸外科临床诊疗中的创新应用,打造融合医疗、教学与科研功能的智能化外科协同创新平台。
目前,中心已建成四大核心系统:医学影像三维重建系统、AI多学科会诊(MDT)工作站、智能报告生成平台、远程医患交互终端。可实现自动识别病灶、生成含病灶、血管等结构的亚毫米级精准三维重建模型,显著提升术前评估效率;通过整合多源数据,辅助制定个体化方案;自动生成结构化病历与报告;支持术前风险演示与术后康复指导。目前已为6400余例肺癌患者提供术前规划支持,提升了基层医院分诊能力与区域医疗协同效率,全面赋能临床工作。
协和医院胸外一、三科主任郑斌介绍,为确保AI建议的可靠性,医院组织多学科专家对AI生成的诊疗方案进行审核与补充,形成“AI辅助+专家把关”的闭环机制,持续优化系统功能,提升多学科会诊的质量与效率。
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福州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所长黄立勤表示,该系统的研发基于多年医工合作基础,自2019年起,团队与协和医院紧密协作,针对临床痛点自主研发智能影像三维重建技术。此次中心的成立,是科研成果向临床转化的重要里程碑。
协和医院院长陈椿指出,中心成立标志医院AI赋能医疗迈出实质步伐。未来,中心将研发胸部疾病智能诊断系统,提升早期诊断率,开发预后预测模型、构建专科数据库、推进远程医疗协作,培养复合型人才。他强调,中心将坚持 “临床需求驱动、技术融合创新”,深化校院协同,推动 AI 融入肺部疾病 “防、筛、诊、治、康” 全链条,惠及百姓健康。

